在鉆井設備中,鉆機就像心臟。鉆機中,最出名的恐怕是鐵人王進喜用過的貝烏鉆機,現在,它已經“退役”了,新鉆機接了班。 凡是石油人,對鉆機都有深厚的感情。 無論是會戰年代還是在當下,鉆機仿佛有著強勁的生命,像鋼鐵石油人一樣,頑強地向大地要油。 過去鉆機笨重干活全靠力氣 干了24年鉆工的楊體倫,看到當年自己打的井還在噴油,感覺特親切。 沒事就上井溜達的他感慨地說:“現在井上設備多先進啊,看了都眼饞!” 楊體倫當過18年鉆井隊隊長,是位“資深鉆工”。 他1964年來大慶時,還跟鐵人在一起打過井。 他告訴記者,當初他們來大慶,打井用的全是貝烏鉆機。這種鉆機有蘇聯產的、羅馬產的,還有國產的。王進喜用的那臺是國產的,叫“國1205”,是一種40鉆機,最多能吊起60噸的東西。 他說,跟現在相比,那時的鉆機等設備比較笨重、落后,普通的一個閘門就200公斤,需要幾個年輕力壯的大小伙子才能抬動。楊體倫感慨地說:“那時候干活,沒把子力氣是絕對不行的。” 設備不給力,只能大量使用人力,井場上,司鉆、副司鉆、場地工、架子工、內鉗工和外鉗工等6個人都在才能干活。
難忘打井經歷油井猶如孩子 24年打井經歷,楊體倫最難忘的是1986年在互助村那次打井。 當時用的還是貝烏鉆機,楊體倫是1206隊隊長,到1200米時再打鉆就“憋泵”了,此時,離完鉆還有不到20米。 楊體倫告訴記者,當時用的鉆頭上都安有3個刮刀片,下井前直徑是203厘米,隨著打井的深入,3個質量不太過硬的刮刀片越磨越小,卡鉆時直徑只剩156厘米了,專業的說法叫“縮徑”,這在當時是經常發生的事故。他還說,現在鉆頭上的刮刀片材質特殊,相當硬,很少“縮徑”。 楊體倫深知卡鉆的危害,他連夜上井,下了個相對大一些的鉆頭,把井眼擴開,然后下反扣鉆具往上提,爭取把被卡住的鉆具提上來。
打鉆容易,提鉆難 沒有更“吃勁”的設備,當時就用兩臺拖拉機同時拽,倒扣時提鉆用的鋼絲繩與鉆機激烈碰撞發出四濺的火花…… 就這樣,楊體倫帶著當時的1206隊沒日沒夜地干了29天,起下115趟鉆,最終,那口造價20多萬的井被救活。 楊體倫說,這口井就在他家附近,時隔28年后,仍在出油。 退休后,楊體倫遛彎時經常能看到這口井。 他笑著說:“那次的事兒太難忘了,這口井就像我的孩子一樣,每回看見了都感覺特親切。” 新鉆機在試用省人省力省時 這么多年過去了,貝烏鉆機早已退出歷史舞臺,現在大慶油田最先進的鉆機是“30鉆機”,在鉆井二公司30920鉆井隊首先試用,名字叫“30DB18”。 30920隊書記張開軍告訴記者,這種鉆機最先進的地方是頂驅(頂部驅動),而且在距離不超過8米的成組井之間搬家可實現“自走”。 “自走”的原理是鉆機上有液壓裝置,產生壓力后,能頂著鉆機沿鋪設好的軌道往前走。這回,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,一搬家就動用10多臺拖拉機拼命地拖拽了。 由于設備更先進了,鉆臺上就用不了那么多人了,一個司鉆,一個內鉗工和一個架子工就足夠了。 現在,30920隊正在離肇州不遠的昌五打井。 在打井過程中,新鉆機可是發揮了大作用。 2014年12月17日那天,井打到1300米時遇阻。 30920隊的張書記告訴記者,如果使用以前的鉆機,遇到這種情況時,要把多余的鉆桿甩掉,然后接上方鉆桿循環,才能把井通開。 但現在,有了頂驅的30鉆機就沒那么麻煩了,只需把頂驅與鉆桿接上就能循環通井了。
石家莊中銳鉆探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、銷售:鉆機、鉆機配件、泥漿泵、泥漿泵配件、水源鉆機、水井鉆機、煤層氣鉆機、石油鉆機、工程勘探鉆機、電話:0311-85481189(王經理);地址:石家莊市欒城縣郄馬鎮。
|